回避型人格障碍是怎样形成的

发布时间: 12-02 文章来源:济南精神病医院

      回避型人格又叫逃避型人格,其比较大特点是行为退缩、心理自卑,面对挑战多采取回避态度或无能应付。有回避型人格的人并不敢深入到自己心灵的内部去,他们的回避带有强迫性、盲目性和非理智性等特点。

      事实上,回避型人格障碍的主要形成原因就是自卑心理。心理学家认为,自卑感起源于人的幼年时期,由于无能而产生的不胜任和痛苦的感觉,也包括一个人由于生理缺陷或某些心理缺陷(如智力、记忆力、性格等)而产生的轻视自己、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的心理。具体说来,自卑感的产生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自我认识不足,过低估计自己。

      每个人总是以他人为镜来认识自己,如果他人对自己作了较低的评价,特别是较有的人的评价,就会影响对自己的认识,从而低估自己。有人发现,性格较内向的人,多愿意接受别人的低评价而不愿接受别人的高评价 在与他人比较的过程中,也喜欢拿自己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比,这样越比越泄气,越比越自卑。

  2.消极的自我暗示抑制了自信心。

      当每个人面临一种新局面时,百先都会自我衡量是否有能力应付。有的人会因为自我认识不足,常觉得&ldquo 我不行&rdquo ,由于事先有这样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就会抑制自信心,增加紧张,产生心理负担,工作效果必然不佳。这种结果又会形成一种消极的反馈作用,影响到以后的行为,这样恶性循环,使自卑感进一步加重。

  3.挫折的影响。

      有的人由于神经过程的感受性高而耐受性低,轻微的挫折就会给他们以沉重的打击,变得消极悲观而自卑。

  此外,生理缺陷、性别、出身、经济条件、政治地位、工作单位等等都有可能是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这种自卑感得不到妥善消除,久而久之就成了人格的一部分,造成行为的退缩和遇事回避的态度,形成回避型人格障碍。

      另外要注意到,回避型人格障碍的行为退缩性与分裂样人格障碍的行为退缩性是不同的:前者并不安于或欣赏自己的孤独,不与人来往并非出于自己的心愿,他们行为的退缩源于心理的自卑。想与人来往,又怕被拒绝、嫌弃;想得到别人的关心与体贴,又因害羞而不敢亲近。

本文章链接地址:http://www.0531nbw.com/jsza/393.html

免费电话在线咨询
济南远大中医脑康医院微信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

【济南远大中医脑康医院官方微信号】随时随地问医生

温馨提示:倘若您想了解更多关于济南远大中医脑康医院的较新信息,您可以拔打免费咨询热线 : 17051268830;或请在线咨询医生。提供疾病预防、治疗、护理等专业知识,帮助你更好的恢复健康,知名医生在线坐诊,随时随地问医生。

温馨提示:预约成功后,预约挂号中心会以电话或者短信的方式通知预约号,如有疑问请拨打17051268830咨询。
  • 郭树杰(主治医师)济南远大中医脑

    郭树杰(主治医师)济南远大中医脑简介:郭树杰(主治医...[详细]

  • 吴志强医生-济南远大中医脑康医

    吴志强医生-济南远大中医脑康医简介:从事精神疾病临...[详细]

  • 徐志芬医生-济南远大中医脑康医

    徐志芬医生-济南远大中医脑康医简介:毕业于大连医学...[详细]

  • 郝保义医生-济南远大中医脑康医

    郝保义医生-济南远大中医脑康医参加工作20余年,长期...[详细]